第一,教育内容的空疏。明初学校与科举皆为入仕正途,学校的教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由国子监出身而身居要职的人很多,并未形成科举独重的局面。然而随着科举日盛,科甲进士日重,学校成了储才以应科目之地,其地位也就日趋低下。虽然科举必由学校,客观上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但又导致学校教育空疏、忽视实学的局面。从教育内容来看,与科举无关的内容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范围大大缩小。从教育方法来看,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内容的记诵和试文程式的训练上。尤其是八股文盛行以后,科举取士皆以程文格式为范本,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据焦竑《玉堂丛语·科试》载,嘉靖十一年(1532年)会试,“礼部尚书夏言上言:‘举子经义论策,各有程式,请令今岁举子,凡骋词浮诞,磔裂以坏文体者,摈不得取。’上从之。”这样,士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往往无暇钻研经史,只读书商们刊刻的各种八股范本。从教育目的来看,士子都期望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居官为政。然而,科举考试以“文”取人,考试的内容多与日后任官理政没有多大关系。任官理政所必备的知识能力没有列入考试范围,学校自然也就不重视实学,久而久之必然要导致教育的空疏。
相关影视:高清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