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1],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注解】
[1]臭(xiù):气味,与读chòu作为香臭之臭不同,杨伯峻《孟子译注》说:“上句‘味’‘色’‘声’都是中性词(不含美恶之义),但用在此处,则指‘美味’‘美色’‘乐声’,此种用法,以前诸章不乏其例。‘臭’字亦如此。‘臭’的本义是‘气味’,不论香臭都叫‘臭’,此则专指芬芳之气。正如《左传·僖公四年》的‘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的‘臭’专指恶臭一般。”
【译文】
孟子说:“口喜欢美味,眼睛喜欢美色,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鼻子喜欢芳香的气味,四肢喜欢舒适,都是天性的嗜好;可是(能否都称心如意地得到它们,)这中间又有个命运好坏的问题,所以君子不强调天性,(不加强求。)仁对于父子,义对于君臣,礼对于宾主,知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它们能否一一各得其宜,这是属于命运的问题,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命运的安排,(以便尽力而为,希望性分所定的东西都能见诸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