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孔子仁、孝、恕价值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不赞成父子相互检举揭发这样的做法,认为这不符合人的情理。如果父亲一时糊涂,偷了人家的羊,做了错事,当儿子的应当分析父亲为什么这样做,有没有特殊原因;同时要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然后耐心规劝父亲把羊还给人家,或者是陪父亲到官府去自首。规劝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目的是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像叶公说的那样,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就赶紧到官府去检举揭发,那样就会使父亲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完全把父亲推向绝境,使父子情分荡然无存。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没有回旋余地的做法,一种漠视亲情、不合情理的做法。“文革”中,一些人人性扭曲,荒唐的政治斗争使得父子、夫妻相互对立,相互检举揭发,还出现划清界限、断绝关系的现象,这都是有悖人情物理的。
其实,世界上有些国家尤其是儒家文化圈国家的法律规定就体现了这样的精神。《日本刑法典》(1907年4月24日法律第45号)第103条规定了“藏匿犯人罪”和“隐灭评据罪”,第105条对“有关亲属犯罪的特例”作了规定:“犯人或者脱逃人的亲属,为了犯人或脱逃人的利益而犯前两条之罪的,可以免除刑罚。”第159条第三款规定:“直系血亲或者配偶,为了本人的利益,犯前两项之罪的,不处罚;其他亲属为了本人的利益犯前两项之罪的,可以免除处罚。”《韩国刑法典》(1953年9月18日公布实施)第151条规定:“藏匿人犯罪与亲属之间特例”,其中第一款规定:“藏匿人犯罪。”第二款规定:“亲族、家长或者同居之家族为犯人而犯前项之罪者,免除刑罚。”西方国家也有亲属拒证权的条文规定。《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第199条规定:“被告人的亲近属没有义务作证。”《美国1999年统一证据规则》第504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配偶享有拒绝作出对被指控的配偶不利的证言的特免权。”由此可见,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思想,确实体现了法理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