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这部《三国志平话》,内容虽多荒诞,白字虽是连篇累牍,人名地名虽是多半谬误,文辞虽甚粗鄙不通,然其结构却是很弘伟的。其描写虽是粗枝大叶,有时却也十分生动。她虽是原始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虽是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一个骨架子,然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内容却也已完全包括于此了。民间的作品总是这样的:虽似谬诞粗野,却很弘伟,很活跃可爱。
第五,这部小说对于曹操已是没有好感,只是着力写他几次狼狈的失败,对于诸葛亮却是很着力的写他的智计满胸,算无不准,谋无不验。然对于关羽却是写得颇为冷淡,并没有什么生气。全书中写得最有生气,最可爱的人物却是张飞。他是个闯祸的太岁,好勇无谋的将军,却是胸无宿物,干脆可喜,几次的败也由他,成也由他。几乎全部《三国志平话》中,乃是以张飞的活跃为中心似的。
七
通俗小说《三国志》之成为正则的演义,不惟通俗,抑且通“雅”,且远超出于《前后七国》、《说唐》数传同科之列者,第一个——或者是最大的一个——功臣,自要算是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与罗贯中这两个名辞,久已胶结在一处的了。自北宋以来,通俗传说中的《三国志》愈走愈野,加入莫须有的传说愈多,而离开历史上的故事愈远,甚且违背史实的地方也更为繁伙。其结晶,便有了那末粗野的一部虞氏新刊的《三国志平话》。这个“传说”到了罗贯中手里,他便踌躇着、迟疑着,颇想完全廓清了许多太荒诞了的传说与事实。他究竟是一位“秀才”(即读书人之谓),多读了几本书的,便取了陈寿的《三国志》来,与这种通俗传说的《三国志平话》之类的书来对照,加入许多陈志所有的材料,去了许多陈志所无而太觉谬诞的传说。但对于俗本传说,有描写动人的地方,也颇有所采取。结果,便成了第一部的“按‘鉴’重编”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我们知道,历史小说的趋势是愈走愈向“历史”走去的。到了后来,便简直成了用文言式的白话写出的历史的复本、副本了,不过不用纪传编年诸体而用“章回体”罢了。(这如杜纲的《南北史演义》以及今人所作的许多演义。)而领导了这班卫护“历史”的小说作家们向前走去的,便是罗贯中。第一个由许多荒诞的传说中,回顾到真实的历史的作家便是罗贯中。演义到了此后,便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历史小说了。而此后的演义,便有了两歧的趋势。一方面文人学士拉了她向历史走,一方面民众拉了她向“英雄传说”一条路上去。其结果,演义的发展,便有了绝不相同的二型。一是愈趋愈文的“按鉴重编”的历史故事。一是愈趋愈野,更扩大了,更添加了许多附会的传说进去的通俗演义,若《说唐传》之类。所以同一部名目的演义,往往是有了两个本子的,一是通俗的,一是较近于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