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他少年时就开始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19岁便登进士第,一度为官。后潜心学术,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在哲学思想上,他在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认为“理在先,气在后”。在人性论上,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代表作是《四书集注》,即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书中继承了儒家传统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及其关系。《四书集注》影响极其深远,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抚州金溪人,是著名的心学家。他倡导“心即理”说,主张“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天理、人理、物理都在人心之中。明朝的王守仁(1472~1528),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理论,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存天理,去人欲”的“致良知”学说。同时他又摒弃了程朱的“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知行合一”、“以知代行”的思想。王守仁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已走到了末叶,各种矛盾逐渐激化,原来的程朱理学趋于僵化,存在的意义仅在于应付科举,而王阳明的学说恰好适应了这时的社会现实,因而很快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