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提示:
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我们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为各种琐事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这点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生活中遇事不妨“糊涂”一点。
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即有神气,包括人体意识、精神和生命活动在内。人以精血为物质基础,神是气血的共同产物,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维持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是五脏精气的体现。观察神的得失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环节。“失神”就是神气涣散。
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
现代医学的解释是,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矫健,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
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眼神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人的两眼明亮,灵活、鉴识精明、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目光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者,则称为失神。失神的人表明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