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没有考上,又不甘心就此罢休回家“修理地球”,于是就在长安过了十多年的“长漂”(该词根据“北漂”一词杜撰)生活。这十多年中,杜甫乃一介书生,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来源,肯定也是经常白水煮面条吧。
杜甫青年时期的豪情,早已化为一腔牢骚愤激,正所谓:“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当时任尚书左丞的韦济,虽然欣赏杜甫,但毕竟和杜甫非亲非故,他是不会真心为杜甫花工夫力气的。杜甫三次写信求助失望无奈之余,满腹辛酸愁苦化为《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一首诗来倾诉。老杜没有想到,他这篇倾诉,不仅仅倾诉了他当时心中的辛酸怨气,也倾诉了此后千余年来多少落魄文人的心声。
此诗开篇第一句就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语如今读来,也让人慨然长叹不已,“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辛酸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出来,那种四处求人无靠,穷途无路的心情,可能现在求职无门的朋友们会领略一些此中的酸苦。所以后世如曹雪芹的友人为之感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完全借用了杜诗中的句子。